湖北省资产评估协会 \
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综合信息>>协会动态

《中国会计报》刊登湖北华中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传斌专业观点

作者: 浏览量:

近日,湖北华中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传斌接受《中国会计报》关于《资产评估机构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业务操作指引》解读的采访并发表了专业观点。

以下为原文内容:


以专业优势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资产评估机构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业务操作指引》解读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近日印发《资产评估机构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业务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操作指引》),旨在更好地服务财政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资产评估机构财会监督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引导资产评估机构拓宽业务范围、规范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业务,助力我国预算绩效管理高质量发展。

“为确保资产评估机构执行预算绩效管理业务符合相关政策规定和实际需求,《操作指引》对资产评估机构可以受托开展的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评价、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制定等业务的基本内容、实施步骤、思路要点、参考模板等进行梳理,为资产评估机构开展不同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业务指引方向。”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拓展业务范围 推动行业发展

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背景下,财政部先后发布《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关于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第三方机构预算绩效评价业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推动预算部门或单位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

中评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操作指引》以资产评估机构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业务类型为主线,提出具体指导和规范化的操作要求,分为正文和附件。其中,正文包括总则、业务开展与管理、绩效目标审核相关业务操作要求、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相关业务操作要求、绩效指标库建设相关业务操作要求以及附则等6章内容。

中评协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预算绩效管理业务涉及的领域广,工作过程复杂,《操作指引》结合资产评估业务实践经验和预算绩效管理业务要求,梳理形成11项基本工作流程,融合了资产评估准则中对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过程中的内部审核要求以及财政部相关文件要求,对资产评估机构执行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业务基本操作步骤进行具体规范。同时,绩效指标体系和权重设计作为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抓手,《操作指引》对此也进行具体介绍,包括指标体系设置原则、设置要求以及指标权重设计方法,为资产评估机构开展预算绩效相关业务提供思路。

“《操作指引》全面梳理了资产评估机构可以参与的业务类型及开展方式,结合资产评估机构的实践经验,提供了具体的业务操作规范和技术支撑,确保了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发布有助于资产评估行业拓宽业务范围,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和质量,推动资产评估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增强行业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北京国融兴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绩效事业部负责人常珍珍说。

常珍珍进一步表示,《操作指引》的印发不仅充分体现了资产评估行业对服务财政、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还突出了资产评估行业在参与绩效管理业务中的独特优势,主要表现为评估的专业价值判断与预算绩效管理的专业效益分析的匹配性等。

另外,该指引完整地呈现了资产评估机构可参与的各类预算绩效管理业务,说明了资产评估机构在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业务中的操作流程,让很多因为不了解、对预算绩效业务规模不确定等而迟迟未大力开拓这一业务领域的资产评估机构获得发展的动力。

湖北华中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传斌认为,《操作指引》的印发对评估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立足于资产评估行业和评估机构特点,以评估专业的角色参与绩效评价,也有别于其他第三方咨询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工作的特点,具有较鲜明的资产评估行业特色。又能推动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拓展评估机构业务范围,提高评估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指明相关业务发展路径等。

更加全面细致 可操作性更强

“在《操作指引》起草过程中,主要遵循合规性、专业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中评协相关负责人具体解释称,在合规性方面,《操作指引》在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业务专业术语、基本要求、具体业务操作等方面,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财政部、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要求。在起草过程中,注重与已经出台的政策文件在逻辑结构、基本原则等方面保持一致。

在专业性方面,以近年来资产评估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业务的实践经验为参考,以规范资产评估机构开展具体业务为重点,对资产评估机构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各个环节的技术特点、基本要求、相关业务的实际操作规范等进行系统性总结,强调资产评估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业务的专业性。

此外,《操作指引》重点强调了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在各类预算绩效管理业务的具体工作环节上,为资产评估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路径参考和技术支撑,助力其解决执业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杨传斌表示,《操作指引》对专家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明确的提示与关注,非常有利于实务工作的开展。其规定了比较详细的预算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工作流程、方案、底稿管理等,有利于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推行和高质量开展;突出了绩效评价指标库的关键性作用,提出指标库的建设与积累利于行业内的先进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单独阐述绩效目标审核的相关流程及方法,为评估机构在实务中开拓此类业务起到提示作用。

“《操作指引》具有全面性和细致性,不仅涵盖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还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要求和业务流程。”常珍珍举例称,比如,对预算绩效管理业务的基本程序进行详细规定,如明确业务基本事项、签订书面业务协议、成立工作组、起草工作方案等,为评估机构提供清晰的操作路径。在绩效目标审核部分,《操作指引》详细阐述了审核要点及内容,包括完整性审核、相关性审核等,为评估机构实际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该指引还强调了绩效指标库建设的重要性,对评估机构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有助于提升绩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工作流程和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等基础性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联系紧密,资料不到位、流程不到位或资料分析不到位,均将直接影响绩效评价工作的质量。评估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提高绩效评价工作质量,促进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与科学。”杨传斌说。

发挥专业优势 提高工作质量

中评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资产评估机构作为第三方专业机构,在服务财政工作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能够满足财政部门、预算部门或者单位对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业务的执业要求。资产评估机构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实践经验,运用多样化的学科背景和分析方法,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业务。

对于资产评估机构而言,杨传斌认为,应立足于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角度,深挖业务机会。积极参与绩效项目过程管控与复核、绩效项目的制度设计与监控、项目评价完成后的实际运用,便于下个会计年度新项目的设计等,即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深度参与。

常珍珍建议,资产评估机构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业务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业务操作的合法性;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资产评估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注重绩效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